编者语:
徐臻和章毅,这一对人生伙伴在CMA中再一次成为学习伙伴。听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连手”考证了,之前他们也曾成功地携手,双双获得上财会计硕士学位。对于这种“家庭学习伙伴”的关系,两人都十分认可。无论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办理报名及考试注册等的事情上,两人都相持相助,发挥出**的能量和效率。不得不说,十分感动于他们俩的“相濡以沫”。在说到家庭观念、学习配合或者对于彼此的支持时,我能感受到一种自豪感的真实流露。在有限的人生历程中,两个人留下太多值得回味的片段,除了羡慕,我想我再也找不出更好的词来表达我那一刻的心情了。
来源:《管理会计师——高顿财经CMA学员通讯第二期》 作者:赛文 日期:2011-12 编辑:艾可
人物介绍:
章毅
Controller
伊顿(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特点:谦和、毅力、踏实、
CMA学龄:半年多一点
考试心得:我能顺利通过考试,源于我对CMA的坚持,同时感谢我们家徐臻。
如今做管理,真不能光依仗自己的经验和直觉!
CMA,务实派的**选择
我得感谢徐臻向我推荐了CMA。她搜集了不少关于CMA的“情报”,让我也比较系统地了解了这个国际证照能给我们带来的帮助。
我和徐臻在大学毕业后很长时间内的经历是比较相似的,工作也好,学习经历也好,还一起考出了我们财大的会计硕士学位。之前我们俩也曾一起考过中国CPA,但很难为情地说,她考出了2门,我只考出1门,后来因为学习过程中发现中国CPA的可应用性比较低,而且就考试本身而言,哪怕我花了精力下去,也未必就能获得期望的回报,所以也就选择放弃了。这一点我得先表达一下我对CMA的认可,它的实用性太强了,基本每一个部分都有很多地方能用到我的工作中。这对于每一个学习者来说,都是值得投入的原因。即便是当时我们一起读的财大MPACC,它也是偏理论化的课程,实用性也不如我们的CMA那么强。
当时在了解CMA的时候,坦白说,真的是很受到它“2门”课程的吸引。对于我们这样年纪的人来说,真的不允许我们再去选择一些“战线”太长的学习,无论从精力和投入方面来说,都不太符合现状。另外一个巧合是我的公司是家美资企业,我身边很多外国同事都是美国人,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CMA。当我在了解到这个信息的时候,坚定了我和徐臻对于CMA证书的选择。再加上如徐臻说的那样,我们的家庭、孩子、工作发展等各方面原因综合在一起,并么有花太长的时间,就促成了我们一起报考CMA的决心。
如今做管理,真不能光依仗自己的经验和直觉
和徐臻相比,CMA与我工作的关联性就更为密切了。基本上CMA中说到的大块知识点在我的工作中都能找到缩影。
有时候在我的工作中,未必我是亲自负责这些内容的,但我的职责范围内是需要我去review它们的。我在现在的公司中工作的时间已经挺长了,坦白的说,往常我对很多事情的判断多数都依仗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没有什么特别切实的证据支持的。虽然这些经验和直接通常都还挺管用的,但总希望能有更扎实的东西来支持自己的觉得判断。
我也经常和总部的一些财务分析讨论工作,对于他们的一些主张,有时候我照常从自己的经验和直觉角度指出他们的错误,但不能深究,因为我也不能很清楚明白、一针见血地把问题说清楚。呵呵,有时候就被认为有些固执己见,说你们这个是不对的,就是不对的,后面就说不出话来了。
现在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我会运用到CMA中的一些差异分析技能啊。其实以前也知道差异分析,但因为不系统,理解没有那么深刻,所以即便是知道,也不会为我在实际的讲解或者说服这些问题上有什么帮助。而现在,我甚至会去建议我身边的一些下属或者同事,让他们去看看CMA里面关于这些方法是怎么描述的。
有时候,我也会拿出一些CMA中的例子,给他们分析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启发他们的思考。结果往往是十分好的,也让大家对CMA十分信服。同事有时候会说,觉得我以前是一个比较武断的人,虽然有点经验,但武断的成分比较重,但现在,不但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说什么内容通常都能拿得出依据,这让他们感到变化很大。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都能让我感到CMA给我的实际的工作带来的鲜明帮助。
学习CMA,时间没有决心来得重要
之前说到CMA是徐臻向我推荐的,但下决心要去学的肯定是自己。我的工作一直都是比较繁忙的,我相信大多数的同学的情况和我也差不多。平时上课的过程中,也经常看到一些同学因为加班或者出差不得不缺课。这都是很正常的。但有一点我很坚信:因为已经下了决心要学习CMA,要通过CMA考试,所以,时间安排问题应该是**被克服的问题。所以我在自己的学习上还是比较有自觉性的。
平时下班后回到家,有家人要照顾,有孩子要陪伴,等他们都就寝了,差不多9点左右,我和徐臻才开始围坐在书桌前各自开展学习。做预习啊、做练习啊、做复习啊,互相之间不影响,都有独立的学习空间,但碰到疑难问题的时候,还是会向对方请教。这是时间比较正常的情况,但如果工作时间不正常起来,那就无法保证学习按部就班开展了。考试前一段时间,我本来是想更改考试计划的,因为公司内别的同事的一些问题影响到了我的工作,连续一个月的加班,每天都是半夜12点下班回家,第二天还要按时上班,双休假期全部取消。
别说学习开展受到影响,就连人的身体在那个时候都有点支持不住了。我想有些同学会觉得我在那个情况下延迟考试安排是理所当然,也是顺理成章,但我倒是有自己的坚持。我不知道这样的忙碌还要持续多少时间,所以我很担心如果我就此往后一推,不但我自己的学习进度会和徐臻的学习进度发生断层,我之前花的努力也可能会打水漂,至少很多当时记得比较清楚的知识会因为“暂缓”而变得陌生,甚至遗忘。当我再回到CMA学习时,可能我复习一下就会记得,但也可能我会因为忘记了而需要重新学习。无论如何,丢在一边然后想再捡起来,这心情也会大打折扣。总之我思来想去,暂缓这条路是不能走的,所以,“迟则生变”,我就让徐臻为我一同报名参加当期的考试了。
不过,光有决心肯定也是不够的,我得有时间复习才有可能通过考试,也才有去参加考试的必要。所以,我当时“破釜沉舟”,向公司一咬牙请了好多天的假,在家里狠狠地恶补了一下,几乎是集中全力地应对总复习,又想徐臻取了些经,一直到赴考的时候,才挽回了一些信心。
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当时做的那个“破釜沉舟”的决定,源于我对于学习CMA的决心,也正是因为出于决心的考虑,我才会克服了后期十分恶劣的学习环境,为自己在不可能的情况下争取了时间,最后获得了顺利通过的记过。至今我仍十分庆幸于此。同时也要感谢我家的徐臻,因为在我最忙碌的那些时间里,包括注册报考、整理资料、总复习题目这些事情都是她代我准备或者递交的,没有她的协助和督促,我想也有可能我的决心也会有些“动摇”。呵呵。
告别死读书
我和徐臻都十分喜欢参加我们高顿CMA学员之家的活动。无论是考经分享,还是其他各种特色沙龙,我们都会积极报名。特别是考经分享沙龙,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主意!它拉近了新考生和考试之间的距离,参加之后,明显缓解了考试前的小担心或者小焦虑。我想,每个人在考试前有担心或者焦虑情绪都属于正常的,但要找到一个好的方法去释放它们,而不是带入考场。
记得有一期的考经沙龙,就有同学问嘉宾,说自己在考前一天连觉都睡不着,而且进入考场后就脑子里面一片空白。而嘉宾轮流给出了自己的建议,有的说是考前别再钻研考题,多和同学沟通沟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缓解焦虑;有的说考试时候前几道题放慢速度,先把心情稳定下来,进入状态后再加快速度等等。我觉得这都很说在点子上。我们考试之前,其实真正而言,知识该懂的也都懂了,题目该做的也都做了,缺乏的往往不是知识掌握,就算有弄不懂的,也依然是放弃状态,反而是自己的情绪心情控制,难免影响考试。
又比如参加主题沙龙我记得有一期是讲内控的,邀请的嘉宾既有学员,又有老师,但他们都清一色是做内控相关工作的。听他们将书本以外的内控知识,的确会让对它的认识一下子形象不少。参加那个沙龙的很多同学都自爆公司碰到的各种问题或者疑虑,嘉宾也结合自己的经验给予解答或者建议,场面生动有趣。这类的活动,无论是有经验或者没有经验的同学都应该多多参加,既放松学习神经,又增长经验,还能与平时不太交流的同学一同沟通,增进了了解,十分有意思。应该算是走进CMA学员之家,从此告别死读书了吧,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