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到来,对于其他人来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这个时节意味着,交替和成长。
到了这个时候,你的学龄马上又要大一岁,你即将成为更富有经验的学习者。一个学年结束,你需要回顾、总结、展望,看看这一年中你学会了什么,又错过了些什么。对于大四即将毕业的应届生来说更是这样,你需要回顾你大学四年里的收获,然后整顿行装,重新踏上征程。
大学四年,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轨迹都不一样,自然收获也会不一样。那么回顾你的大学生涯,每个大学生最应该获得的收获是什么呢?
是阅历和眼界的丰富吗?
也许吧。但大学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圈子,你在这里面也许能遇到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人,但你的见识和眼界仍然只局限在学生的角度和水品上。如果要说阅历和眼界的丰富,你完全可以出去闯一闯。
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么?
有可能。但众所周知,大学毕业不是终点,而更应该是一个起点。在大学里,你学到的最多技能并不一定是专业的知识,而是学习这种能力本身。所以你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应该是为未来的学习做铺垫的。
进入社会,你就会发现,你需要学的、能学到的还有更多,而且这些比你在学生时代学到的所有东西都更有价值。
是人脉的积累么?
不排除这个可能,很多毕业生说起大学**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多少多少的朋友。但我要说的是,从现有的调查可以看出,对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大学时期的朋友和其他人一样,也是你生命中的一个过客,而且仅仅是一个过客。真正的人脉还需要在未来长久的生活关系中寻求和建立。
那么大学四年,你**的收获应该是什么呢?
讲个小故事。
单位有一个实习的小姑娘,这个夏天也面临着毕业的问题。
这个小姑娘是个很热情、很随和的人,没什么架子和脾气,来公司没多久就和身边的人打成了一片。还结交了几个感情特别特别深的朋友,那程度都应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
一起吃饭、一起下班回家、一起出去玩,甚至去卫生间都要结伴一起去。
前两天她请假回学校拍毕业照,请了两天。拍完了之后再微信上各种秀,好多照片,有些照片能看出她真的是有泪光。
拍完回到公司,她逢人就说拍的过程多么多么有趣、同学之间多么依依不舍。
我被唠叨烦了,直接问她,拍个毕业照那么激动干什么?
她说,老师,毕业的时候不都应该是这样的么?
我回答说,反正未来的某一天你也只能记得自己曾经拍过毕业照,至于和谁拍的,也许你都已经不记得认识过那个人。
她一连“切”了好多声,我也只能微笑不语。
这个小姑娘有个习惯,典型的没人陪就会死星人。上班间隙,她基本就在干两件事:和自己的初中同学、高中同学、大学同学聊微信,一聊就聊个没完;还有就是和同事中最要好的一起听音乐、看漫画。
工作中出了问题也是,最喜欢和别人商量。她的这些闺蜜们能给出建议的,她就像如获至宝一样;如果给不出建议的,就会很沮丧。就这样,不少工作要么没完成,要么达不到要求。
这时候她又来问我,她自己的问题再在哪里,为什么能力和别人的差距这么大?
我回答她说,问题不在你的能力上,而在于大学里你最应该得到的收获没有得到。
说了这么半天废话。那么大学四年,你**的收获应该是什么呢?
我的答案是——孤独。
孤独是什么?这里说的不是你上完大学就一定要没人疼、没人爱,最后众叛亲离。这种孤独指的是适应孤独的能力。
从某个角度来看,人一辈子都是孤独的,只不过是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跳入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进入大学,跨市、跨省、跨区域的情况屡见不鲜,生活习惯、社会环境完全不同,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面临的环境都是孤独和陌生的。比如西北学生进入南方的大学,一定会被很多同学问:“你们那上学还骑骆驼么?”南方的学生进入北方的学校,光吃饭就受不了。
在一个完全陌生且孤独的新环境下,每个人都是脆弱的,每个人都需要依靠。在大学里,你能找到各种各样的依靠,学生会、社团、同学舍友、老师,甚至是老乡会,你的孤独感会慢慢消失不见。
但进入社会以后你就会发现,孤独和陌生的环境仍然孤独和陌生,但你根本找不到能让你依靠的东西。这时候不仅你是脆弱的,甚至任何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脆弱的,而没有依靠的脆弱,带来最多的就是迷茫。
而大学是最适合你收获孤独的阶段,因为在这个阶段你们尽管还是学生,但校园早已变成了另一个社会。而且,进入职场之前,这也是学生群体最后收获孤独的机会。
这么说来,那些进入社会感觉到迷茫和无助的毕业生,他们在大学里都没有收获孤独。
孤独,可以让你成为更优秀的人
如果说什么是对人**的检验,那一定是孤独。
张楚有首歌叫《孤独的人是可耻的》,里面有这样一句台词:
“孤独的人他们想象鲜花一样美丽一朵骄傲的心风中飞舞跌落人们脚下”
优秀的人要么是孤独的,要么有着孤独的一面和一段记忆。还有很多成功的人,他们往往觉得自己是孤独的,或者认为自己的优秀本身就来源于孤独,就像歌词中那样骄傲。他们一定和这个世界某一既定的人群格格不入。
比如乔布斯。你看过乔布斯生平就会发现,他真的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孤独者。美国的大学生都在联谊、运动,他却一个人光着脚行走校园,上着自己爱上的课程;当全美国都认为个人计算机没有市场的时候,他却开始反其道而行之;当股东和董事会都不认可他的做法并把他赶出苹果时,他还坚持打造最完美的电子产品;他一次一次力排众议,终于将苹果打造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
他因为孤独,成为了苹果的教主和旗帜。
优秀的人不仅更孤独,而且在孤独的时候经常做出常人无法做到的事。是手无足措,还是镇定自若?是折腾还是享受?是无病呻吟还是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如果在通向优秀和成功的道路上遇到了一个个孤独的陷阱,那么你的选择几乎决定了你是否可以成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孤独可以让你更独立
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是90后,而90后最缺的是什么?不少人都会说是独立性。
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是孤立的个体,不断面对着一个个陌生而又孤独的环境。你生命中的人,从你的父母、你的朋友再到有过一面之缘的路人,这些人没人能陪伴你一辈子。所以说,独立与孤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生状态。
有时候独立会让你感觉到更加孤独,而反过来,孤独也会让你变得更加独立。
从学校毕业进入职场后,你面临的大多数问题都是需要你独立面对的,也就是说大部分时间你都是孤独的。也许你好学好问,但这并不是一个合格的职场人应该选择的道路。听过不止一个团队leader抱怨过:很多新人别说解决问题,连自己摸索的能力都没有,这也问那也问,从头问到尾。
社会是供每个人学习课堂外能力的地方。但这种学习大多数都是需要自己去独立摸索、独立学习的。
如果不能适应孤独,你就不能独立地在社会上立足。
孤独可以让你从群体中学会思考
朱大可出过一本书,书名叫《孤独的大多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孤独,是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
和谁区分开呢?我想就是一个个群体吧。
无论是在社会中,还是在学校里,你都会接触一个个群体,也就是一个个圈子,甚至融入他们。但是这些圈子一旦产生负面作用,力量的破坏性会非常强。比如,如果你的同事每天下班之后就是胡吃海塞、吃饭聚会应酬、虚度光阴,那么你也会不自觉的加入他们;如果公司文化洗脑特别严重,你又受到了很深的影响的话,很有可能会完全变成另外一个人。
因为孤独的结果是长远的,而融入群体的好处是眼下的、显而易见的。
但人是社会型的动物,而且大多数中国人又正好是愚昧的、短视的,这决定了这一个个群体和圈子能给你起到的作用大多是负面的。
那么,利用好孤独,警惕群体的力量,和身边的一个个群体和圈子保持距离。这也许就是所谓的独立思考吧。
但独立思考一定是孤独的结果,而不是为了反对一个群体去加入另外一个群体。
孤独,可以让你重新审视冷漠
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大问题就是天真。具体的表现就是充满了热情、爱心,天然而然地认为这个社会的事物基本都是美好的。
比如很多大学生进入公司会沿用学校时的习惯,试图和身边的每个人都结交成为朋友,对任何人泛滥爱心和同情心,对任何人的任何需求都提供**限度地帮助。
以前认识一个应届生,专业挺强的。但去了一家公司后,这家公司的很多前辈都让他帮这帮那,他也有求必应。到最后几乎成了部门里的打杂的,而原本属于他的本质工作却没有做好。
冷漠在社会属性里是一个负面的词,但我认为在职场中冷漠应该算一个中性的词,而且是职场生存的必备心态。现在很多职场的同事其实是竞争关系,对周边包括你在内的人也是竞争心态,不学会适当的冷漠就注定着你永远只能跟在别人的屁股后面跑。
当然,冷漠不是冷血、冷酷,他是工作的状态,也应该仅限于工作。
孤独不应该是心理上的负担,而应该是人生的一种常态,更应该是一种资本和财富。它能让你在需要做好一件事的时候,真正静下心来做好一件事;更能让你懂得放弃,毕竟你一定会面临选择多到无法抉择的地步。
那么,为何不接受、利用、享受孤独呢?
▎本文作者LEE,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gaoduneclass。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
相关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