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的丛林法则时代已接近落幕,“契约精神”正吹着胜利的号角攻克着一座座野蛮的池城,披荆斩棘,所到之处,荡平一切腐朽和破败,建立起规则和秩序的王国。然而,在这种大形势下,中国企业却仿佛无动于衷,一直秉持着“野蛮生长”的法则,用强取豪夺的手段妄图行掩耳盗铃之事,合规风险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来自世界银行的惩罚
不遵守规则必然受到惩罚,世界经济对不合规的中企**的惩罚就是拉进世界银行的黑名单,不和你玩儿了。所谓世行黑名单是指世界银行发出的一种类似禁止令,相当于一扇隐形的门,不给破坏规则者进来,只关起门来和“文明的人”一起玩,被世行列入黑名单的企业是不能承接世行资助的项目的。
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透露,世行黑名单上的中国企业,近年来不增反减,从2009年的4家到现在的38个企业和个人,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和央企榜上有名未能幸免,比如中国建筑、大庆油田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国企为何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
在世行黑名单上的中国企业,国企占了逾六成,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头羊”,为何国企首当其冲成为“重灾区”了呢?
要探究这背后的原因,不得不说的一件事就是国企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以及其背后厘不清的利益链。国企央企向来“大手笔”,境外投资动辄数万亿,然而在这些巨额数字下却是监管力度的缺失,基本上没有第三方审计的参与,国企投资“任性”背后是法律的盲区。
对国企境外投资的薄弱约束是贪污腐败**的土壤,不乏一些“吃里扒外”的央企高管借由“业务需要”之名,大肆谋利,为亲朋好友大开方便之门,用国家的钱过奢靡的生活。如果腐败问题一直不灭,随着中企“走出去”规模的扩大,不难预见,此类黑名单数量的增长还会持续。
合规风险地位凸显,管理会计大有所为
中企高悬世行黑名单对合规风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企要想“走出去”,必然要按照国际标准行事,“关起门来自己玩”早已不适用这个朝代。
高顿管理会计研究中心的Tim研究员表示,“合规”一词在跨国公司中屡屡被提及,其不应再是单薄无力的纸上谈兵,而应付诸实际行动,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法制建设,从传统的“承诺”向“契约”转变,建立起经济领域的秩序和规则来,实行财务转型迫在眉睫,而管理会计则正好承担这一重任。
在管理会计看来,合规不仅仅是反腐败这么简单,它还涉及到其他内容。企业经营的任何环节出现了合规问题,就会给企业带来合规风险,包括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这就需要企业在对待“钱”、“流程”的问题时要尤其留心,财务不能再单纯的记账,而应“眼观八方”,对合规风险要时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这也是管理会计的要求。
无规则不成方圆,如果违规带来的是巨大的利益而非惩罚,那么其势必增,要想遏制这一现象,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还有待加强。中国企业要想走出国门,赢得世界声誉,必然要懂规则、守规则,尤其是财务,要按照国际标准来,管理会计的发展是大势所趋。
中国企业停止“野蛮生长”之时,才会被全球市场所接纳,世行黑名单上的数量才会减少,中国企业的“开疆辟土”才能实现。
▎本文作者phoenix.tan,来源高顿网校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