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开展了管理会计活动。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与“所希望的”出入很大。虽然国家制定了一些关于管理会计的相关规定,但是管理会计单靠“规定”本身来“落地”很难,无法深入沉淀下去。
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缺乏明确认知,忽视了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没有真正地反映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也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就目前来看,一些企业文化与管理会计活动脱节,存在“两张皮”现象。另外,传统的企业管理会计仅仅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并没有将其提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没有将其作为全体员工的思想理念、遵守的制度规程和企业精神执行下去,从而影响了管理会计作用的发挥。
管理会计对任何企业的发展壮大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管理会计如果不能落地,或者不能有效落地,就没有生命力,影响执行力,就失去了应有作用。
企业文化是管理会计持续有效运行的前提,也是强化高管层实施力度的重要驱动力。培育和弘扬有利于管理会计落地的企业文化,既是管理会计落地的本质需求,也是健全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必由之路。管理会计的成功运用离不开公司良好的文化环境,公司文化建设是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功能的必要条件。
海尔集团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实用性的管理会计理念——“斜坡滚球”。该理念是指,企业如同爬坡的一个球,受到来自市场竞争和内部职工惰性而形成的压力,如果没有一个止动力它就会下滑,这个止动力就是基础管理。以这一理念为依据,海尔集团创造了“OEC管理”即海尔管理会计模式。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做主题演讲时曾表示:“管理会计,说到底就是管理未来、规划未来的会计。如果把管理会计、规划未来的会计变成每个人都来规划未来,每个人规划的未来和自己的未来是连在一起的,管理会计就一定会充满活力。”隐性的企业文化和显性的管理会计制度与方法的有机结合,能增强全体员工对管理会计认同感,提高执行力度,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目的。海尔管理会计的重大突破,就是人单合一,将每人作为盈亏单元,将每个人创造的财富**化地与企业一起分享。增强了员工个人责任感和对管理会计认同感,也增强了持续进步和不断创新的可能性,培育出充满活力的企业文化。
平衡计分卡和预算管理是两种重要的管理会计方法。在国内,很多人从企业文化不匹配现象入手,指出企业导入“平衡计分卡”失败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培育优良的企业文化支持战略。企业平衡计分卡的实施需要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来配合。建立创新、开放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变革的重要条件。同时,企业文化也极大地影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有效性及结果。有人指出,预算管理是契约化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种被企业员工所认同的价值理念。预算管理程序也是被全体员工所认同和参与,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共同遵守预算合同。预算管理对员工的责权利机制,员工对预算管理的认同感,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契约性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如何提高管理会计执行力,笔者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在管理会计实践中,应通过培育共同价值观,在内部营造和谐文化氛围,使大家的身心能够融入到管理会计系统中来,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约束,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工作。当然,理念的背后,必须有相应的办法和制度作为支撑,使整个理念体系渗透于管理会计实践中,变得生动而有效。
其次,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均衡所有者、管理者、和员工的利益,将管理者的利益与管理会计的应用联合起来,**限度调动管理者推行管理会计的积极性,加强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平衡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要结合管理会计应用,逐步推行内嵌式、全员化和创新性企业文化。
同时,注重特色,统筹规划企业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自己的企业,注意继承发扬长期形成的文化积淀,探求管理会计的落地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突出企业精神与愿景的梳理、提炼,体现经营特色。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考虑,并制定年度计划,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可操作性。
最后,从管理会计的发源地寻找适合其生存的文化成分,建设与管理会计相适应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文化。深入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找到二者结合切入点,为管理会计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在管理会计的落地中,要坚持广泛发动员工,相信和依靠员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使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会计实践相融合,使之成为引发员工心理共鸣、签订心灵契约、形成共识的过程,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践行管理会计主动性。
总之,管理会计的背后是文化,企业文化只有与管理会计具体实践真正融合在一起,管理会计执行力才能显现,才会产生强大的生命力。企业文化必须**管理会计战略才有生命力、才有实效、才能长久。
相关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