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每种自由都有代价;每种选择,都有成本。我们能到什么层次,能获得多大财富,能过上什么样的幸福人生,基本上是由成本的排列组合所决定,这些成本观念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绑架了我们的思维模式和对世界的认知,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思维定式,让我们做出现在客观上已经不合理的选择。
沉没成本概述
生活中的沉没成本相当于每个人终其一生的断舍离,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否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我们的生活,到处埋伏着沉没成本的陷阱,小到看了一半发现是垃圾,却又舍不得票钱的电影;大到一份鸡肋,但是已磨合了好几年的工作,或者一个累感不爱但是相处了太久的恋人。
在管理会计中,我们把已发生或承诺不能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称为“沉没成本”。它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将其应用到生活中的关键点,就在于要及时止损。
举个例子,去看了个30元的电影,看了30分钟后离场,就这就及时止损。我们所付出的沉没成本就是门票的30元,延伸一点再加上已经花在上面的三十分钟,我们把这称为沉没成本是有具体依据的,它是已经发生的事件,无法改变。看电影的这三十分钟,它给我带来的价值为0,决策不可改变。成本不可回收。电影院也不会退电影票的钱,三十分钟的时间和30元的票价,都属于成本支出,也就是说我本可以用这30分钟和30元钱做其他的事情。
沉没成本深度剖析
沉没成本的最大经济学含义就是当你一旦确认它沉没了,它就不作为你做任何决策需要考量的因素,这句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沉没成本可以是金钱、时间、精力。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遇到沉没成本的问题,比如你花了5元钱买了一个烂苹果,为了不浪费这个苹果你还是把它吃了。这个烂苹果是你怎么做都没办法收回成本的。在沉没成本面前,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对“沉没成本”过分眷恋,继续原来的错误,造成更大的亏损。
生活中很多人很难去放弃沉没成本,也就是很难做到及时止损,比如,生活中很多骗局的开始都是利用了沉没成本,一般骗子一开始让你交一点小钱,等你交了,就让你慢慢越交越多。很多人认为,如果后面不交,前面就拿不回来了,就存在侥幸心理,一再追加投入,最后越陷越深。很多投资公司也这样干的,让你一开始出点小钱,做一些评测、资质、标准,很多人就越投越多,想到万一可以拿到上千万投资,就咬牙坚持一路评测下去。对沉没成本很眷恋,最终血本无归。
面对沉没成本,如何及时止损?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沉没成本的真实存在,并且正视损失,前面我们介绍了生活中很多沉没成本的例子,就是为了让大家明白生活中沉没成本无处不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损失厌恶”的现象,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卡尼曼和他的团队发现的。损失厌恶是指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认为损失会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同样的损失会带来的负效用是同量收益的正效用的2.5倍。心理作用导致我们无法损失。面对沉没成本,我们应该要做的是不要一错再错,而是要及时止损,也就是未来的鞠策不要受到无法改变的过往干预,例如,过期的食物该扔就扔,不要再去上海自己的胃,不想穿的衣服能捐就捐,丢就丢。房子好几万一平方米占用地方更浪费。该分手的时候就分手,不要在互相伤害,投资正视风险及损失,不要被一环套一环的套住。沉没成本决定人们应该如何看待过去,在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多加思考机会成本。判断哪些该留,哪些该及时止损。这是在沉没成本发生之后的应对策略。生活中我们要断舍离,只有放下,才能真正拥有。